分城的选址直接影响后期资源获取、战略布局和同盟协作的效率。分城需要满足11块相邻土地的条件,且中心地块必须为6级或以上等级,同时需消耗木材、铁矿、石料、粮食各10万资源。分城的功能虽不及主城全面,但能提供额外的城建、部队配置和资源产出,是中期发展的关键节点。选址时需综合考虑资源分布、同盟位置、地形防御和交通便利性,确保分城既能支援主城,又能为同盟战略提供支点。
资源丰富的地块是分城选址的首要考量。优先选择被高级资源地包围的6级中心地,尤其是石料和铁矿密集区域,这类资源对城建和科技升级至关重要。分城建成后,原有地块资源产出会消失,但分城内部的资源建筑升级后可提供稳定补给,尤其是铜钱产出对长期发展极为重要。若选址不当,可能导致资源短缺,拖慢主城发育进度。分城与主城资源互通,但建筑、科技和部队独立计算,需合理规划资源分配。
战略位置的选择需结合同盟整体布局。若同盟正在资源州扩张,分城应建在同盟聚集区或交通要道附近,便于快速支援和迁城。分城具有防御加成,在高战密集区域可作为屏障,卡住敌方行军路线;在弱势区域则可作为缓冲地带,避免主城直接暴露于敌对势力威胁下。分城与主城距离不宜过远,建议控制在10-20格范围内,以便形成联防体系。若分城用于前线防御,需提前升级城防军和城墙。
它能额外提供5支队伍编制上限,适合培养攻城队或后备部队。器械营升级后可增强攻城效率,而兵营和阵营加成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分城部队战斗力。分城部队无法与主城互通,但能独立执行屯田、铺路等任务,减轻主城负担。后期可将分城作为跳板,便于主城迁入资源州或撤退至安全区域。注意分城迁城需消耗500金铢,且与主城共享72小时冷却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