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队配合是核心要素。无论是扮演幸存者还是感染者阵营,都需要明确分工和战术执行。幸存者方通常采用2-2阵型或1-3阵型推进,一号位负责开路并携带霰弹枪快速清理尸群,二号位使用突击步枪提供火力支援,三号位和四号位则需警惕后方特感偷袭。感染者阵营则需要利用15秒复活时间差,通过Boomer胆汁喷溅、Spitter酸液封锁或Charger冲撞等手段分割幸存者队伍。同步率是高阶对抗的关键,玩家需预判敌方行动并即时调整策略。
医疗包和止痛药需根据当前血量与关卡进度谨慎分配,红血状态下必须立即使用避免减员。投掷物中,土制炸弹用于被Boomer喷吐后的应急控场,燃烧瓶可封锁狭窄通道或延缓Tank进攻,胆汁则适合在尸潮爆发时吸引普通感染者注意力。近战武器在清理普通尸群时能节省弹药,但面对特感需切换为枪械优先击杀Hunter、Smoker等控制型单位。保持移动节奏是幸存者的生存法则,每波特感击杀后的20秒安全期必须快速推进至下一个防守点。
感染者阵营的战术围绕干扰与集火展开。Boomer需要隐蔽接近幸存者队伍并确保胆汁覆盖多人,爆炸后其他特感需立刻发起攻击。Spitter的酸液应瞄准倒地玩家或狭窄通道,配合Jockey或Smoker的拉扯制造持续伤害。Charger和Tank则需利用地形优势,将幸存者撞离队伍或逼入死角。特感玩家需熟悉地图中的复活点分布,优先选择高处或视野盲区突袭。团队语音沟通能显著提升配合效率,例如协调Boomer喷吐与Hunter扑击的时机。
对抗模式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细节处理。幸存者需时刻关注队友状态栏,被控制时立即标出特感位置。耳机是必备装备,通过脚步声、特殊音效(如Witch哭泣或Boomer饱嗝)预判威胁方位。感染者则需计算幸存者弹药量,在其换弹间隙发起突袭。地图机制如警报车、汽油桶等可作为战术触发器,但需避免无谓触发导致团队陷入被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