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空母舰是海战体系的核心单位,其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远程打击和兵力投送能力。作为移动空军基地,航母需要搭配舰载机编队才能发挥完整战斗力,通常以轰炸机、战斗机为主力配置,其中轰炸机负责对地攻击建筑和固定防御设施,战斗机则承担防空和护航职能。航母的作战半径远超传统海军单位,但需要特别注意燃料补给和航线规划。

航母的战术运用需遵循先侦察后打击原则。出动侦察机获取战场情报是首要步骤,明确敌方防御薄弱点和防空火力分布后,再针对性部署轰炸机编队。执行轰炸任务时建议采用多批次轮换攻击模式,避免单次出击损耗过大。当遭遇敌方海军拦截时,应立即召回轰炸机并调动战斗机护航,必要时可配合巡洋舰组成联合防御阵型。航母的站位应保持在中后方海域,与前线保持安全距离。

航母的建造和培养需要长期资源积累。优先升级海军基地和航空技术是基础条件,同时要保证橡胶和钢铁资源的稳定供应。舰载机的补充速度直接影响持续作战能力,因此需在后方城市预设足够的飞机储备。航母编队的军官选择应以提升航空作战属性为主,包括增加舰载机数量、提高起飞效率等加成的军官更为适配。航母本身防御较弱,需依靠驱逐舰和巡洋舰提供外围保护。

航母在军团作战扮演战略支点角色。当军团拥有多艘航母时,可采用分散部署策略覆盖更广的海域,形成区域制空权。航母编队与陆军协同作战时,可对敌方沿海城市实施压制性轰炸,为登陆部队创造有利条件。需航母不适合单独深入敌控海域,在未知水域行动前必须完成充分的侦察作业。航母的维护成本较高,需合理规划作战节奏避免资源透支。